昨天可怕的車禍現場畫面,讓我回憶起的,不是在醫院裡最緊張的急救現場,而是我剛當實習醫師的一個清晨。這件事影響了我一輩子的做事方式:一定要系統性思考問題。
醫師的值班是這樣,早上七點參加晨會,接下來一整天工作到晚上。當天如果是你值班,那恭喜你,你不用回家了,你會睡在值班室,通常會有 1-2 個護理站的病床的所有問題要交給你負責,大概是幾十床到甚至上百床的病人。
整個晚上無事到天亮有沒有可能?機率真的是低到爆炸,何況我值班一直都是人品不好,特別旺的那種衰神。在我剛實習的前幾個月,某個晚上的值班夜非常不平靜,病人一直出狀況,一下這個吐血、一下那個喘到要插管,跟著住院醫師學長一路戰到窗外亮出魚肚白。
但緊接著我要做的是:抽 11 床病人的動脈血檢體,還有4 支鼻胃管的放置。我的習慣是,把所有病人的資料貼紙貼在一張紙上,後面寫著要做的處置,然後思考一下先做哪個比較順,排好順序,就推著我心愛的治療車出發了。
那天真的不順到爆炸,一個要放鼻胃管的阿伯,跟我灰了足足 20 分鐘才順利放完。眼看晨會就要遲到,我火速啟動抽血機器人模式,用僅存的腎上腺素提振精神,非常快速一床一床把血抽好,交給護理站,然後滑壘進入科內的討論室開交班會議。
結果會議到一半,接到一通護理站的電話。
「醫師,你原本要抽的那床 7-4 的阿姨說你早上沒去抽血誒,可是現在護理站有她的檢體,可以請你看一下是什麼狀況嗎?」
我趕緊跑到病房去,結果一看,原本該抽的人沒被抽到,反而是隔壁那床不該抽的人被我抽了一管血。我檢查了一下紙條上的名字,這兩位女性病人的年齡只差一歲,名字也只差一個字。我在確認病人名字的時候,可能太早了,病人自己也模模糊糊地,所以我叫名字的時候,她就回應我了,我就以為是這個人了。
我趕緊跟這位阿姨抱歉,幸好也得到她的諒解。但她的兒子仍然對我非常不滿,我記得當時他說了一句「連病人都會搞錯,這樣是當什麼醫生?」
那天我很難過,明明我連續三十幾個小時沒睡,發生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我樂見。但事後所有的檢討、所有的責任似乎都是在我身上,難道我真的是個很爛的醫生嗎?當下我很自責,但後來對系統性分析更有理解後,我知道我沒這麼爛,只是在這麼累的狀況下,再好的醫師都會出錯。應該解決的問題是「醫師過勞」。
這次的車禍,詳細的肇事原因還沒出來。但有幾個事實,已經提醒我們,這個系統已經出問題。超高齡使用快 20 年的車輛、早上六點半就開始開車到晚上,長達十幾個小時的疲勞駕駛、許多乘客可能沒有使用安全帶...等等,越多的危險因素同時存在,就越增加意外發生的機會。
如果這個社會仍然只會檢討「個人」,把歸因都放在駕駛自身的疲勞身上,那可以預見,下一個這樣的悲劇就在不遠處隨時等著發生。在新聞底下有些類似這樣的留言說「司機又不是十幾小時都在開車,客人在玩的時候他可以睡覺啊!」但你可否想過,在車上很好睡嗎?更何況司機的女兒說,他的父親從過年到昨天,已經連上十六天班。如同有些人會說,醫師值班也是可以睡覺還領值班費誒,但你知道一個晚上起來個 8 次甚至 10 次,其實這種睡眠剝奪有時候比整晚沒睡還可怕嗎?
還好我那天不是出大事,不然以這個社會檢討個人、不檢討系統問題的習慣做法,你們應該會在報上看到我的名字,還被寫「無良惡醫」。現在你們也看不到我在這發廢文惹。
這個社會在意外發生之前,往往習慣低估風險。這會讓你帶來眼前的快樂、眼前的低成本,但會在致命的時候,一次要你付出所有的代價。
這次的肇事原因檢討,絕對很多可能可以歸咎於個人的責任。但是希望大家知道,這樣的檢討,重點不是要檢討任何「個人」,而該分析整個系統!包含交通法規、檢驗、勞工的職業安全、超時工作問題、交通警示系統、緊急救援系統等等。希望藉由這樣的徹底檢討,讓下一個不幸別再發生。
願死者安息,傷者都能得到最好的救治。感謝昨夜所有辛苦的救難人員,還有現在仍在搶救生命的醫護們。當一群過勞的人,在搶救另外一群可能因為過勞而發生意外的人,我心中感到很深沈的難過與諷刺。讓醫護、警交、各種勞工都能不過勞,有更安全的工作環境,勢必會增加成本、付出代價。但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加可貴。走向一個更先進、更安全的社會,這些成本我們應該要付。老天不會因為大家的祈禱就真的「天佑台灣」,自己的國家,終究是要自己來救。
如果你也認同這樣的想法,請隨意分享吧。每個人應該都有警消醫護的朋友,也請趁這個機會感謝他們,還有為了這場意外還在努力的每一個人。至今警消都還不能組工會,醫師都還沒納入勞基法呢!今天我們除了祈禱外,眼前可以做也必須做的,其實還有很多。